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導讀摘要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導讀摘要 一、本品的升起 在前品寶塔品藉多寶如來的證明,確定法華經的真實。三次徵求滅後的弘通,舉出六難九易,指點惡世的弘通。 接著又想激勵受持的信仰心,弘經的志念。而敘述釋尊自己往時的修行,說求法者、信仰者、若能忍難無懈怠,勤加精進則如釋尊得成正覺。連惡人提婆達多,及生為女性的龍女也能成佛,列舉實例令其弟子起發奮心。 大聖人將提婆達多、龍女的成佛,稱為〝二個諫曉〞。也就是說,他們的成佛顯示出法華經的偉大,勸諫菩薩們於釋尊滅後要弘通法華經。 二、題名的解釋 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淨心信敬不生疑或者。不墮地獄。餓鬼。畜生。生十方佛前 三、提婆達多的成佛﹝惡人成佛﹞ 提婆達多背叛釋尊所做的惡行請見福運雜誌100期第26頁到30頁。 釋尊說,他過去為求法華經毫不懈倦。長年間做國王而發大願,求無上菩提而心不退轉;為修六波羅蜜而勤行佈施毫不吝嗇。終於讓位給太子,打鐘而於四方求法。宣說若有人不論是誰,為我說大乘則我將終身為僕人,供養服侍他。當時有位阿私仙人來對國王說,我有大乘妙法蓮華經若服從我而毫不違背地受教,我可以為你說明。此國王聽了仙人的話非常歡喜,發誓終身奉命服侍一千年。如經上所云:採果汲水。拾薪設食。乃至以身為床、座、身心無倦怠。因而徹悟妙法而成佛。 御義口傳有說,國王的修行就等於得傳了妙法蓮華經,因為修行、行動就等於接受妙法蓮華經的傳授了。徹底追求妙法的心中,就會顯現妙法,我們自行化他的勤行唱題,正是妙法傳授的修行。 福運vol.100 pq.32 依此過去因緣,釋尊對提婆達多給予受記成佛。 此國王是誰?即是我釋迦牟尼。仙人,是今之提婆達多,因提婆達多的善知事而成佛。因此因緣在當來之世,他也一定成佛名為天王如來。世尊如此的授與成佛的記別。 此提婆達多的成佛是惡人成佛的範例,實證極惡的人也因與法華經結緣,而終於藉妙法的力量被救濟。世尊並諫曉滅後的眾人。﹝第一個諫曉﹞ 以善知識的緣討論善、惡 天台大師於《法華玄義》說:「依惡有善,離惡無善。」、「惡是善之資﹝援助善﹞也,無惡亦無善。」 關鍵就在此,善與惡並不是兩個「實體」,而是「相附依存」。因此不可一開始就判定一個人是善人或惡人。 福運vol.100 pq.33 佛是極善,可是並不是佛的生命中無惡,佛的生命也可能具備惡。只是,佛以最高的善為目標,徹底與惡奮鬥,所以說佛是善。大聖人教示:「背善云惡,背惡云善。故心之外無善無惡。」 福運vol.100 pq.34 當體義抄:「真如妙理,亦復如是。雖一妙真如之理,遇惡緣成迷,遇善緣成悟,悟即法性也,迷即無明也。………如是得意者,則捨惡迷之無明,以善悟之法性為本可也。」 佛法即勝負,不斷奮鬥。由於釋尊戰勝了提婆達多,提婆的「惡」證明了釋尊的「善」,如果釋尊敗給了惡,就不能說提婆為善知識了。 戶 田 先生明快地說:提婆達多是當代的謗法者,他斬斷了一切世間諸善。因此爾前經說:「若無惡,就無法顯善賢。故此,提婆達多無數劫以來,長隨釋尊。釋尊行佛道,提婆行非道,二人互相啟發。」若成就了對惡顯善,惡全體即一躍為善。因此,法華經說,善惡不二、邪正一如、逆即是順。此事於爾前經從未說過,是奧底之義。 福運vol.100 pq.35 若說惡也有顯善的作用,那麼惡就能成為善了,的確是善惡不二。可是,並不是對惡置之不管,自然就會成善。而是要與惡奮戰,完全戰勝,始為善惡不二。 福運vol.100 pq.35 成佛必須戰勝「內在惡」,為此必須與「外在惡」奮戰,且要戰勝才可以。因為與惡奮戰,可以鍛鍊生命、淨化生命,所以能成佛。而且與極惡奮戰,所以才能成極善。 此提婆達多的受記一結束,多寶如來的隨身菩薩中,有一位名叫智積菩薩,他向多寶如來說:法華的證明已完畢,因此請多寶如來返回本土。釋尊立即阻止智積,而說:請暫待一會兒,有一位叫文殊師利的菩薩,請與他見面會談如何?因為跡門的大事雖已畢,但本門的大事未顯,所以釋尊假托文殊留住智積。 四、文殊的化力 此時文殊菩薩乘坐有如車輪那樣大的千瓣蓮華,帶著許多菩薩從海中的龍宮升上來飛於空中。於佛前禮拜,並與智積互相慰問寒喧。 智積菩薩問文殊在龍宮化導、親受教化的情形。 文殊回答:很多人受教。 智積菩薩又對文殊發問:有修行此經而迅速成佛的眾生嗎? 五、龍女出現 文殊回答,婆竭羅龍王之女只有八歲………因我教法華經而起大菩提心,確實得解脫。智積菩薩心中生疑,以釋尊的努力來比較,龍女是女性、又是畜牲竟然可以成佛實難了解,此時龍女忽現於靈山恭敬禮拜佛。 智積菩薩的不信,是因為不知道「法華經的力量」,所以不相信龍女即身成佛了。 日蓮大聖人把對妙法的不信,稱為「根本無明」,………大聖人稱智積的不信為「別教之意也」般,智積代表了「歷劫修行」的想法。 相對的,龍女則代表法華經此圓教。對抗思想守舊的男性,以身顯示新思想的代表,就是龍女。 福運vol.101 pq.29 六、龍女的成佛 此時的舍利弗見到這種現象很驚訝!說女身的龍女因法華經的功德,而排除五障﹝1.不得為梵天、2.不得為帝釋天、3.不得為魔王、4.不得為轉輪聖王、5.不得為佛身。﹞捨身成佛,真是難以相信。 舍力弗於此處是小乘教的代表………龍女顯示了即身成佛的現證,完全打破那些「歷劫修行的成佛觀」或「五障之說」。福運vol.101 pq.31 龍女聽到了舍利弗這些話,就以一顆寶珠獻給釋尊,釋尊迅速接受。龍女就說,我成佛比這件是還快。忽變為男子成正覺,往南方無垢世界…………對許多眾生說法。 雖然這是一則象徵的故事,但卻是根本的破折。「持有與全宇宙等值得寶珠」象徵宇宙根源之「妙法」,也可說是象徵妙法的當體、自身的「生命」。將寶珠獻給佛,就等於將自己的珍貴生命獻給佛。這即是歸命、南無之姿、信心。 又,佛接受了寶珠是表示,龍女的生命與佛成一體,佛證明了龍女的成佛。 寶珠亦指一念三千的寶珠,將寶珠獻給佛即表示龍女悟得一念三千之妙理。福運vol.101 pq.31 女性成佛,方證男性得以成佛 法華經視一切生物皆擁有佛界,根本不可能會歧視女性。若說女性不能成佛,那麼一念三千的法理就不可能成立。如果否定了一念三千,就沒有自身的成佛了。因此,龍女的成佛,不僅表示所有女性的成佛,也是在顯示男性的成佛。 否定女性成佛的男性,就等於是否定自身的成佛。 「見人之不成佛,為我之不成佛,人之成佛為我之成佛。」 只要是歧視他人,就等於歧視自身的生命。所以,龍女向舍力符合智積宣言:「以汝神力 觀我成佛」,此言意思就是說:「舍力弗啊!如果以為這是〝龍女的成佛〞就錯了,要視此為〝自己的成佛〞。」 福運vol.101 pq.32 因為菩薩於四弘願第一就說:眾生無邊誓願渡………而一切眾生的半數是女性,所以女性還沒成佛之前,菩薩當然也不會成佛。 「忽變為男子成正覺」是為令眾生瞭解的方便 變成男子,是為了對舍力弗等自以為成佛只限於男性的人們,以他們易懂的方式顯示而已。這只是一種方便……當時的印度社會十分歧視女性。福運vol.101 pq.35 與差別社會奮戰的釋尊 釋尊是平等看待出家人、在家信徒,所以對在家女性也平等地指示了幸福之道………《修多羅經》有句名言:「不是依出身而成卑鄙之人,也不是依出身而成婆羅門。是依行為而成為卑鄙之人,依行為而成婆羅門。」釋尊雖身在極度差別待遇的社會,卻無視身分、性別、出身、僧俗等的差別。就因為如此,釋尊被保守的差別主義者視為危險人物,遭受迫害。 福運vol.101 pq.37 那時一會的大眾看到此事實,智積、舍利弗、都除去了疑惑非常的感動,一味的思索妙法的珍貴,默然信受。﹝第二個諫曉﹞ 提婆達多及龍女的成佛表現出法華經五種的平等 提婆達多成佛 順逆平等 邪正平等 提婆達多與佛為逆緣善友,文殊與龍女為順緣善友,皆為善知識。 龍女成佛 男女平等:一般人認為女身非法器,有五障。龍女以女身成佛。 罪福平等:一般人認為畜牲界是罪報之途,無成佛的福報。龍女以畜生成佛。 老幼平等:一般人認為証得無上菩提是長者的事,龍女以八歲純真的確信成佛。 其實,以某種角度來說,提婆達多品的龍女話題,就是再說「驕傲的男性敗給女性」、「智慧第一的舍力弗,信心也比不過龍女」的故事。此外,更是以實證打破歧視女性思想的「偉大人權宣言」。福運vol.101 pq.27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 Jun 23 Sat 2012 22:40
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導讀摘要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