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與宗門-本興朋友對話三十二〕「如田」二字即有調熟與得脫二義。〔與宗門-本興朋友對話三十二〕「如田」二字即有調熟與得脫二義。 Joseph於2010/05/09 12:13 回應 1.壽量品有云:「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成佛用心抄更云:「法華經如種子,佛如下種之人,眾生如田。」因此,佛陀對眾生「說法教化」確實就是在「下種」。難道,您以為:教化不是說法?所以才將教化、下種視為兩件事情? 2.本因妙抄云:「今日熟脫之本跡二門為跡,久遠名字之本門為本。信心強盛,唯無餘念,唱奉南無妙法蓮華經,凡身即佛身,是明天真獨朗,即身成佛。」因此,末法眾生只需信受下種佛法(信心強盛,唯無餘念,唱奉南無妙法蓮華經)即可即身成佛,並非如您所說需要:「『下種、調熟、得脫』三個過程,慈悲般的規劃以及調整。」 回覆: 你等所舉此節御文中,「如田」二字即有調熟與得脫二義。 人因觀點不同,作法自然不同。你等(宗門僧侶)因深植權威的觀念,長期以「僧上俗下」臨駕於信徒之上,所以僅會思考「下種」的權威,而忘失了「種子」是須要去「調熟」(付出關懷照顧)才能「得脫」。種子於得脫後,可以結成更多的種子。(你等只知殺雞取卵(參考前次談話)這等粗暴行徑,是不會在乎種子成熟後生出更多種子這樣的結果。) 一個只知「下種」而不知如何去調熟,如何引導正確「得脫」這樣的僧侶,絕對不會是佛教導下的出家人弟子。 因你等(宗門僧侶)非日蓮大聖人的弟子,所以於日蓮大聖人本節御文中,你等無法看透「如田」二字所含的佛意。 「眾生如田」所說正是「佛種」的歸依,沒有田種子何用?佛種依田而能廣宣流布。所以我們創價學會如佛所說,珍惜田、關心田、照顧田,我們所照顧的每一塊田,又能生百千萬億的妙法種子,所以我們創價學會是真正的在實踐日蓮大聖人遺命的廣宣流布。 諸法實相抄說:「凡夫是體之三身,為本佛;佛是用之三身,為?佛………………云本佛者,凡夫也;?佛者,佛也。然因迷悟之不同而有眾生與佛之異」 所以Joseph,你等是「迷於法」的人,僅可配稱為「迷惑的眾生」,怎配成為僧侶要人對你等稱呼「尊師」,可嘆!為了日蓮正宗的信徒。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f41430 的頭像
    ff41430

    觸控面板薄膜雷射加工機

    ff414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